生物實驗室宜采用生態建筑理念,根據實驗室的安全等級,采取隔離保護措施,劃分清潔區、半污染區和污染區,設置專用通道和緩沖間,
區域劃分:
生物實驗室應明確劃分為清潔區、半污染區和污染區。清潔區包括辦公室、休息室等;半污染區包括樣品處理室、緩沖間等;污染區包括實驗操作室、細菌培養室等。這種劃分有助于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。
安全設施:
實驗室應配備必要的安全設施,如緊急出口、安全防護裝置、防火設備、生物安全柜、洗眼器、緊急淋浴裝置等。這些設施能夠在緊急情況下迅速響應,保障實驗人員的安全。
通風系統:
生物實驗室應設有高效的通風系統,以保證室內空氣流通,并有效排除污染物。通風系統應具備過濾、換氣、排氣的功能,以確保實驗室內空氣質量達標。對于高風險的實驗區域,還應配備空氣凈化裝置,以過濾空氣中的塵埃和微生物,
實驗室的墻面、頂棚和地面應使用易于清潔消毒、耐腐蝕、不起塵、不開裂、光滑防水的材料。表面涂層應具有抗靜電性能。設計控制系統實時監控實驗室內的環境,設置閉門器自動關門,三級和四級生物安全實驗室,不設外窗,但可內墻上設密閉觀察窗。
配備高效的通風系統,過濾、換氣、排氣,高風險的實驗區域,還應配備空氣凈化裝置,必須通過合理的空氣調節系統保持實驗室的相對負壓環境,以防止危險性微生物向外部環境擴散。
實驗室應有防止節肢動物和嚙齒動物進入和外逃的措施,以及防止生物材料、標本、化學品和機密資料被誤用、偷盜和不正當使用的物理防范措施。
配備廢水、廢氣處理系統,設置專門的廢棄物處理區域,根據不同級別的生物安全實驗室,還有一些特殊的要求需要滿足。如三級和四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應采用無縫的防滑耐腐蝕地面,墻面、頂棚的材料應易于清潔消毒、耐腐蝕、不起塵、不開裂。這些實驗室的門和觀察窗應采用氣密門和安全材料制作,以防止生物危害的泄露。
生物實驗室的裝修設計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,需要綜合考慮安全性、功能性、環保性和美觀性等多個方面,并符合國家相關規范。